新手妈妈必看!产后恶露排多久?怎么排?
分娩后,随着子宫蜕膜脱落,含有血液、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,称为恶露。恶露通常在产后4~6周排净,子宫基本恢复正常。产后恶露是每位产妇必经的生理现象,它标志着子宫正在逐步恢复。了解恶露的变化规律,能帮助新手妈妈们减少焦虑,科学应对产褥期。
妇幼健康科普
01.什么是产后恶露?
恶露是分娩后子宫蜕膜、血液及黏液混合排出的分泌物,分为三个阶段:
1.血性恶露(产后1-3天)
鲜红色,含较多血液和小血块,类似月经量多。
2.浆液性恶露(产后4-10天)
淡红或棕褐色,血液减少,以浆液为主。
3.白色恶露(产后10天起)
黄白色或透明,主要为黏液和白细胞,持续2-4周逐渐消失。
02.科学护理这样做
1. 清洁防感染: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,勤换卫生巾,避免盆浴和性生活。
2. 观察恶露变化:记录颜色、气味和出血量,正常恶露无臭味,若出现腥臭味或脓性分泌物需警惕感染。
3. 宝宝多吸,母乳喂养:婴儿吸吮会刺激子宫收缩,帮助子宫恢复,排出恶露。
4. 按摩子宫:产妇可配合护士按压宫底,加强子宫收缩,促进恶露排出。
5. 泡脚:加快血液流通,助排出恶露。
6. 及时下床活动:产后及时下床走动,不要一直躺着,加速全身血液流通,帮助子宫恢复。
7. 保持私处清洁:勤换内裤+卫生巾,或直接穿舒睡裤,使用冲洗瓶清洁外阴,降低感染风险,恶露没有干净前不要盆浴,淋浴即可。
8. 饮食方面:可以适量吃一些促进排恶露的食物,如红枣、薏米、猪肝等,清淡饮食,忌油腻。
9. 按揉穴位:关元穴(下腹部,脐中下3寸,前正中线上)、足三里(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)等。
10. 多喝水:摄入足够的水分,有助于恶露的排出。
11、不憋尿:及时小便,有助于子宫收缩及恶露排出。
03.哪些情况需要警惕?
1、若恶露突然增多(1小时内浸透整片卫生巾)、反复鲜红色出血、伴随发热腹痛(因子宫收缩引起的轻微腹痛属正常现象)。
2、超过6周仍未干净,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全、感染或胎盘残留,需及时就医。
3、若恶露有臭味,可能提示有感染,应及时就医。
04.给妈妈们的贴心建议
产后42天务必复查,通过B超评估子宫恢复情况。保持心情放松,避免提重物或过度劳累,均衡饮食补充营养。恶露是身体自愈的信号,科学护理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!
温馨提示:每位妈妈恢复节奏不同,不必过度对比,关注自身变化才是关键。
来源:河南省妇幼保健院
编辑:王净丽 审核:荣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