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

健康资讯

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张矫、毛启新斩获全国乳房重建手术大赛两项大奖

河南健康网 2025-07-112560

  二等奖 张矫(右二) 

  三等奖 毛启新(左三)

  近日,在2025北京乳腺癌防治学术盛会上,河南省肿瘤医院(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)乳腺科团队再创佳绩。乳腺科张矫、毛启新在“重建医术家”——乳房重建手术视频大赛中分获全国二等奖、三等奖。这一成绩体现了该院在乳腺疾病综合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,也展现了其在乳房重建技术方面的专业水平。

  权威赛事:专业平台展现重建技术

  作为我国乳腺疾病防治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,本届论坛由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主办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、嘉庆乳腺癌防治基金联合承办,吸引了来自全国60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。

  经过专家评审组严格筛选,在乳房重建手术视频大赛中,参赛选手激烈角逐,9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手术案例成功入围全国决赛。

  案例分享:展示自体与假体重建成效

  张矫展示的《DIEP(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)自体乳房重建术》案例,通过术前精准的血管定位、术中精细的穿支血管游离以及可靠的血管吻合,术后精心的观察护理,实现了皮瓣的完美存活。术后随访显示,患者乳房形态自然,腹壁功能完好,达到了“以假乱真”的修复效果。

  毛启新展示的《腋窝入路非溶脂法腔镜辅助NSM(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)+SLNB(前哨淋巴结活检)+假体联合补片一期乳房重建术》案例,则体现了微创技术的优势。通过仅5cm的腋窝切口,借助腔镜完成乳腺切除、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假体植入的全流程操作。该术式不仅保留了患者乳房外观的完整性,更将传统手术的住院时间由7天缩短至3天。

  专家评审团成员、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乔江华介绍,这两个案例代表了当前乳房重建手术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,既体现了传统皮瓣技术的精益求精,又展示了腔镜微创技术的创新突破,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。

  学科建设:打造乳房重建技术区域新高地

 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主任、主任医师刘真真介绍,河南省肿瘤医院自2021年成立了乳腺肿瘤整形与修复重建亚专业以来,每年累计完成各类重建手术400余例,技术涵盖腋窝入路非溶脂法腔镜辅助假体重建、带蒂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、带蒂腹直肌皮瓣乳房重建、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等术式。科室建立的“乳腺癌术后重建多学科协作模式”,整合了乳腺外科、整形外科、显微外科等多学科资源,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
  刘真真说:“当前乳房重建技术已从传统术式发展到腔镜、机器人等微创时代,但技术创新也面临诸多挑战。我们必须在循证医学指导下,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,在确保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,兼顾美学效果与功能恢复,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。”

  社会效益:让更多患者重获生命尊严

  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约35万,其中约一半以上的患者需要接受乳房切除手术。然而受技术条件的限制,目前全国的乳房重建率不足15%,远低于欧美国家40%以上的水平。

  据悉,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类乳腺专科培训班,开展培训教学和手术演示等。近年,乳腺整形亚专科的“大爱豫美”公益项目,曾为数十名患者提供了公益援助的乳房重建手术。

  来源:河南省肿瘤医院

编辑:刘斐斐   审核:荣强